水文节律改变,鄱阳湖枯水特征呈常态化、趋势化态势
来源: 澎湃新闻
2023-08-16 19:50:25

8月11日,位于江西鄱阳湖水域的“千年石岛”落星墩全部露出水面。徐成 摄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和上游来水偏少影响,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连日来持续在12米枯水线徘徊,“千年石岛”落星墩再次露出全貌,鄱阳湖重现一片草原景象。江西省实时水文信息显示,截至8月15日8时,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2.15米,湖区通江水体面积1510平方公里,容积31.3亿立方米。

8月15日,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向江西省水利厅去函采访获悉,与常年相比,今年以来,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明显偏低。前期受台风影响,江西全省降雨较多,鄱阳湖水位虽有止跌缓涨,但降雨结束后仍将呈退水状态,甚至退幅加快。因此,后期如果降雨补充不够,那么鄱阳湖枯水形势仍较为严峻。

水文部门通过分析水文监测数据发现,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,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、枯水期提前、枯水历时延长、退水速率加快等枯水特征,并逐渐呈常态化、趋势化态势。


(资料图)

刷新最早进入枯水位纪录

鄱阳湖承纳了江西五大河流——赣江、抚河、信江、饶河、修河的来水,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。星子水文站便位于五大河在湖区汇合后的途经卡口、鄱阳湖入江水道的左岸,因此被认为是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,是测量鄱阳湖丰枯的权威水文站。

近年来,鄱阳湖汛期返枯现象引发关注。澎湃新闻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水情处获悉,鄱阳湖星子站自2022年8月6日时跌破12米以来,水位持续维持在枯水位以下,进入2023年后,水位仍然维持枯水状态。

2月11日-26日短暂回到8米以上;3月15日,鄱阳湖星子站出现今年最低水位6.70米,直至3月下旬江西入汛才稳定维持在8米以上,3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位始终在8~12.8米之间波动;6月中旬受“端午水”强降雨过程影响,星子站从6月19日开始持续上涨,至29日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15.19米,较原年最高水位最小值(1972年16.00米)低0.81米;鄱阳湖出峰后,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来水偏少共同影响,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,至7月20日重新退至12米以下,较常年同期偏低6.4米,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退至12米以下的年份,较原最早出现年份(2022年8月6日)提前17天。

今年汛期鄱阳湖区降水量与往年相比情况如何?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水情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鄱阳湖来水总体上明显偏少,入汛以来,五河入鄱阳湖水量612亿立方,较常年同期偏少2.1成,较2022年同期偏少3成;出湖水量699亿立方,较常年同期偏少1.4成,较2022年同期偏少3成。

“今年鄱阳湖星子站出现年最高水位后持续下降,刷新了最早进入枯水位(12米以下)纪录。目前,星子站水位仍比常年同期偏低6米以上,为历史同期最低(原最低1988年13.81米),可以看出,当前的鄱阳湖水位处在非常低的状态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
去年极端干旱影响持续,江河来水偏少

7月20日,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.99米,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,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,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。

今年枯水期提前的原因是什么?

上述负责人表示,前期河湖水位持续偏低,受2022年极端干旱影响,自去年8月6日进入枯水期以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,直至2023年6月中旬水位仍低于枯水位,远低于常年同期。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1成,较2022年同期偏少近2成,其中除抚河流域偏多0.6成,其余流域偏少0~1.1成(信江流域)。

鄱阳湖来水显著偏少,今年以来,五河入湖水量较常年偏少近3成,其中抚河流域偏少近2成最少,修河流域偏少5成多最多。另外,长江干流九江至大通江段水位长期低于常年同期,有利于鄱阳湖水入长江水道。

2003年以来枯水特征呈常态化、趋势化态势

鄱阳湖区的水资源是经济社会的重要保障,湖区用占鄱阳湖流域总量15.9%的水资源量,承载了江西省27.6%的人口总量、23.9%的耕地面积、30.9%的粮食产量和38.2%的地区生产总产值。

主汛期仍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枯水位是否会成为常态?

上述负责人表示,水文部门通过分析水文监测数据发现,鄱阳湖水文节律自2003年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,主要呈现枯水位降低、枯水期提前、枯水历时延长、退水速率加快等枯水特征,并逐渐呈常态化、趋势化态势。

鄱阳湖平均水位呈下降趋势。湖区各站2003-2022年多年平均水位较1956-2002年均有不同程度降低,其中湖口、星子、都昌、棠荫、康山等站降幅分别为0.45米、0.72米、1.17米、0.64米、0.49米;各主要站点历年实测最低水位均发生在2003年以后。

鄱阳湖枯水位出现时间提前。星子站2003-2022年12米、10米、8米枯水位平均出现时间分别在10月11日、10月31日、12月15日,分别较1956-2002年提前32天、31天、21天。

鄱阳湖枯水期持续时间延长。2003-2022年12米、10米、8米枯水位以下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177天、104天、27天,较1956-2002年分别长46天、27天、14天。

发生极枯水位年份明显增多。星子站8米水位是极枯水位的重要标志。1956-2002年47年间星子站年最低水位低于8米共有19年,2003-2022年20年间有17年水位低于8米,进入极枯水期年份明显增加。

澎湃新闻此前报道,鄱阳湖枯水常态化和趋势性的新变化,造成湖区枯水期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,对生态、生活、生产等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,难以满足区域生态环境保护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及周边城市群迅速崛起的要求。湖区缺水主要以低水位导致的工程性缺水为主,遇特枯水年缺水尤为严重,造成湖区农业不同程度的旱灾损失及城镇和农村饮水困难等。
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账单又出幺蛾子,意大利网友滚滚怒火压不住了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阅读